重德务实 自律自强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团学工作 | 招生就业 | 党群工作 | 校友风采 | 科学研究 | 学院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学院新闻>>正文
攀枝花学院法学院赴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开展交流——AI时代“校企协同”共话法治人才培养新范式
2025-11-08 09:41  

11月6日,攀枝花学院法学院院长杨开华率骨干教师一行赴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开展“AI时代的法学教育”专题调研交流,双方就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实习基地升级、校外导师共建等达成系列合作共识。

在云南天外天外所行政总监李冲林引导下,学院教师参观了律所数字化办公区、模拟法庭、党建文化长廊等场所,详细了解其“专业中心+科技中台”运营模式,对律所借助AI实现案件管理、知识图谱、客户服务的全流程数字化留下深刻印象。

张庆雄主任代表律所致欢迎辞,并抛出“一线律师急需怎样的毕业生”之问:既要能熟练使用智能工具,更要具备不可替代的案情判断、沟通谈判与伦理底线。

杨开华院长介绍了学院“立足攀西、服务西南”的办学定位及2025年新增法律硕士点情况,提出“三点合作构想”:一是共建“AI法律实训课”,把天外天成熟的数据工具箱引入课堂;二是互聘导师,律所高伙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学院教师到律所挂职“科技法务”;三是联合发布“实习任务清单”,用项目化、指标化方式提升实习含金量。

交流过程中,双方还针对AI时代教学痛点问题发表看法:AI冲击下,法律教育亟须“跨界升级”:需要用真实数据练智能合同、合规机器人,并警惕“AI幻觉”,守住人工校验底线;同时要同步改革实习与课程,推行双导师、过程性评价,合开思维写作工作坊,将AI辅助文书写进大纲,实现从知识灌输到能力生成。

经过深入交流,学院与云南天外天律所在多个方面达成战略共识。学院通过校外导师遴选、实习基地共建、课程联合开发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同时,双方将共同探索"法学+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

此次交流标志着攀枝花学院法学院“校企协同”迈入新阶段。学院将依托天外天律所的实务资源与科技优势,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西南地区输送兼具专业底蕴、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法治人才。

(编辑/翟娅丽;审核/张琳)

关闭窗口
栏目相关文章
· 攀枝花学院法学院赴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开展交流——AI时代“校...
· 攀枝花学院法学院赴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调研交流
· 法学院院长杨开华率队赴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院交流学习
· 法学院开展“书记有约:2025级研究生成长与未来发展”交流会
· 攀枝花学院开展2025年第六届教职工气排球锦标赛——法学院vs宣传...
本站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