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四川省委、省政府对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号召,7月1日至7月3日,攀枝花学院法学院“法韵木棉”法曜星河普法宣传团队紧扣“法治中国青春行”专项活动要求,深入攀枝花市米易县撒莲镇禹王宫村,开展“青春攀大,共富有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1日上午,实践团队在凌云楼党员活动室举行“青春攀大,共富有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为即将开展的实践征程吹响号角。仪式上,团队成员以饱满的热情完成知识储备培训与物资筹备工作,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充足的实践准备,展现出投身乡村建设的昂扬斗志。
当日下午,法学院“法韵木棉”法曜星河普法宣传团队奔赴米易县撒莲镇禹王宫村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首场“政策宣讲·法治座谈”活动为后续实践筑牢根基。团队成员与撒莲镇禹王宫村党总支书记、村组干部及村民代表、学生代表近70人参与座谈,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波致欢迎辞并介绍当地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期待同学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随后,团队成员杨怡结合当地实际,深入解读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申请政策;团队带队老师郭文梅进一步阐释实践计划,明确将通过多元普法活动赋能乡村法治建设。政策宣讲结束后,禹王宫村党总支副书记唐鸿华与团队围绕乡村法治建设展开深度交流,双方就共建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化解地方法律难题等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为推动校地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实践队在禹王宫社区居民委员会会议室座谈

禹王宫村党总支书记李波介绍该村基本情况
继“政策宣讲·法治座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后,7月2日,法学院“法韵木棉”法曜星河普法宣传团队在禹王宫村开展“集市普法·商户走访”活动,以创新形式推动法治服务精准落地。团队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在禹王宫村集市掀起普法热潮。通过精心设计的“法律知识套圈趣答”互动项目,将《民法典》等法律知识融入趣味游戏,以实用生活奖品为激励,吸引众多村民踊跃参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法律知识的有效传播。集市普法环节结束后,团队成员分组走访村内餐馆、超市等个体商户,聚焦乡村营商环境优化主题,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合同纠纷、权益保障等经营风险,针对性提出防范建议,并现场解答商户关切的法律问题。同时,团队向商户发放定制普法宣传手册,以“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资料留存”的立体化服务模式,为乡村商户健康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实践队在集市向村民普法

实践队引导未成年人填写问卷
7月3日,“法韵木棉”法曜星河普法宣传团队扎根基层,开展“农户入户·田间普法”实践活动,将法治服务精准嵌入乡村生活肌理与农业生产链条。活动中,团队成员逐户走访农家小院,以拉家常的方式收集农户在农业经营、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实际诉求,结合土地承包、流转纠纷等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法律要点。随后,团队深入当地种植基地,在调研农业生产现状、产业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将合同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等法治理念融入田间对话,以“法律+产业”双轮驱动,为乡村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注入新动能。

实践队与村民交流农业发展情况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攀枝花学院法学院“法韵木棉”法曜星河普法宣传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政策宣讲、趣味普法、精准服务等多种形式,有效搭建政策与群众桥梁,回应基层法治需求,让法治阳光照亮乡村发展之路,以青春力量书写法治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编辑/翟娅丽;审核/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