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德务实 自律自强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团学工作 | 招生就业 | 党群工作 | 校友风采 | 科学研究 | 学院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师资队伍>>法学教研室>>正文
杨开华
2021-04-12 10:15  

姓  名

杨开华

职  称

副教授

毕业院校

云南大学

最高学位

博  士

从事专业

行政管理

法学教育

研究方向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社会职务

泰国格勒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轻化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法学会会员、四川省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会理事、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专家,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技术顾问,攀枝花市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员,攀枝花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攀枝花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论文著述

学术专著/著作

1.攀枝花学院本科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

2.现代办公实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年,副主编。

3.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西南交大出版社,2020年,主编。

4.康养旅游消费决策过程——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一作者。

期刊/报刊/论文

1.农村法律信仰的经济分析——以四川省米易县一起民事纠纷为例,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我国农村普法教育的调查与思考,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12期;

3.我国新时期新政问责制研究,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4.论乡村文化与我国的农村法制建设——以文化人类学为视角,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5.论党校学历的法律地位,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2期;

6.论我国当代环境法律文化,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7.论环境法律文化基本原理,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8.环境敏感期公众环境参与的调查研究,环境保护(CSSCI来源期刊),2012年第17期;

9.四川如何推进两化互动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CSSCI来源期刊),2013年第16期;

10.环境保护“二元”管理体制及其构建,人民论坛(中文核心期刊),20147月第448期;

11.长江流域库区环境执法的法律思考,环境保护(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第24期;

12.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域外实践及借鉴,光华法学,2015年第九辑;

13. 资源型城市两化互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以攀枝花市西区为例,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14.生态文明视野下民族地区民间法与环境保护——以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白坡彝族乡“土鸡”事件为例,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11月第6期;

15.杨开华.彝族传统环境法律文化及其现代生态价值[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34(03):1-7

16.杨开华.彝族传统环境法律文化及转型研究[J].民族论坛,2017(03):74-79

17.乡村文化振兴与乡风文明重构,乡村振兴,20199:49-51

18.生物安全观视野下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探讨,野生动物学报(中文核心期刊),2021,424:1238-1243

19. 杨开华.消费者康养旅游信息渠道及利用机制模型——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2,39(04):14-22.

20.杨开华.消费者康养旅游消费决策抑制因素模型——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市场周刊,2022,35(12):45-50.

21.Connotation Factor Model of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ath – Grounded TheoreticalResearch Based on Consumer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Business, and Economics (IJMBE),January-April, 2021

22.Post-purchase Behavior and RepeatedConsumption of Forest Health Care - Based on Grounded Theor,한국문화경제학회「문화경제연구」261, 2023 4, pp.167~194

23.基于扎根理论的康养旅游消费决策激励因素研究,韩国与世界,20241)。

24.杨开华.我国森林草原火灾多元主体共治制度体系思考[J].环境保护,2024,52(Z2):73-76.

教改论文

1.我国农村普法教育的调查与思考,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812)。

2.论党校学历的法律地位[J].法制与社会,2010,(35)

3. “全员育人”理念与转型发展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研究攀枝花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

4.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研究,教育与社科辑20244)。

科研项目

1.彝族地区环境法律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四川省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课题,项目编号:YZWH1212

2.生态文明视野下民族自治地方司法中的民族习惯法研究,四川省基层司法能力研究中心课题,项目编号:JCSF2013-14

3.两化互动与环境保护研究——以攀枝花市西区为例,攀枝花市2013年软课题,项目编号:2013CY-R-6,经费5.0万元;

4.四川省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课题,四川省农村民风民俗与健康生活方式研究,scxf201411

5普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攀枝花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为例,攀枝花学院2014年教研教改课题,项目编号:JJ1441,经费0.3万元;

6.攀西彝族地区环境法律文化与环境保护研究,项目编号:SKL2014A25,经费0.3万元;

7.攀枝花学院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与导师制改革研究(GJ2016-21),攀枝花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经费0.3万元;

8.彝风彝俗与凉山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SDJJ1702, 四川民族山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课题,经费1.5万元;

9.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培养课程(JJ1711),攀枝花学院2017年校级教研教改项目,经费2.0万元。

10. 彝族民俗文化在彝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及其创新转化研究,2019 年度攀枝花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经费0.1万元。

11.康养旅游消费决策过程——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扎根理论研究(PXKY-ZD-202103),中国攀西康养产业研究中心2021年度重点项目,经费1.5万元。

12.四川民族地区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御专业能力实证调查与对策研究(SHZLZD2202),泸州市社科联、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2022年度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专项重点课题,经费2万元。

13.西南民族地区提升森林草原火灾防御能力建设实证调查与法律对策研究(SC22FZ08),2022年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法治四川”专项课题,经费2万元。

14. 藏彝地区森林火灾防御能力建设与民族传统防火文化研究KBYJ2023B009),康巴文化研究中心,2023年,经费1万元。

15. 习近平法治思想视域下攀枝花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研究,攀枝花市社会科学2024年度重点规划项目。

16. 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基层治理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JG2021-1333)。2021-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经费3万元

17. 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教学组织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攀枝花学院2024年校级教研教改重点项目,经费1万元。

18. 钒钛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制度与法律问题研究(HDSQ202506Z003), 横断山区生态保护与特色产业培育实验室2025年度重点项项目,经费1万元。

19.钒钛资源开发利用制度与法律问题研究,攀枝花市社科联2025共同富裕试验区法治实践专项课题,经费0.1万元。

荣誉奖励

1.攀枝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排名第五;

2.论文《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域外实践及借鉴》,2014年获得四川环境法学会优秀奖,独立获奖;

3.攀枝花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6年,独立获奖;

4.攀枝花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8年,独立获奖;

5.攀枝花市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1年,排名第三;

6. 论文《习近平“抓住关键少数”在我国生态法治中的实践指引》,2021年获得四川省法学会环境资源研究会二等奖,独立获奖;

7. 论文《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环保督察制度的困境与出路》,2022年获得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法学会环境资源研究会二等奖,独立获奖;

8.한국생산관리학회(韩国生产管理学会)2023优秀论文奖,排名第二;

9.第八批攀枝花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8年;

10. 四川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3年,排名第二;

11. 四川省法学会环境资源研究会一等奖。2023年,独立获奖;

12.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202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23年,独立获奖;

13.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 推进城乡 融合发展主题理论征文活动优秀论文三等奖,2024年,独立获奖。

关闭窗口
栏目相关文章
· 邱士辉
· 林菲菲
· 王曙光
· 王斌
· 包家新
本站热点文章